凭什么国内这所设计院校频频在国际设计大赛上拿奖?!
不管你服不服
讲真,人家真的是“拿奖”拿到手软~~
截至2017 年 9 月,工作室师生已获得红点概念奖、iF 概 念 奖、iF 产 品 奖、 美 国 星 火 奖、 美 国IDEA 奖、德国博朗铜奖、意大利 A' DesignAward 铜奖、欧洲设计奖银奖与铜奖、韩国K-DESIGN AWARD 金奖、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金奖、香港设计师协会奖等国际各类设计奖项九十余项,国内设计奖项四百余项。(图 1-5)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他们凭的究竟是什么?
他们敢于对现有思维
进行反思与更新的能力
你有吗?你有吗?
当下的设计教学
与设计研究方向
需要放在国际化的语境下来讨论
参与国际设计大赛
是最好的体验方式
近几年,在国际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亚洲设计师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最多,国内一些院校的设计教育水准已渐渐向国际看齐,广州美术学院生活设计工作室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国际设计大赛现已是工作室在完成教学任务后的工作常态。
一直以来
德国红点概念奖
iF 概念奖等国际著名的奖项
重点关注设计师发现问题的角度、
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以苛刻的评判标准而闻名。
这些国际设计大赛的评判标准
与国际设计风尚是同步的,
甚至有着超前的引领作用,
这也是它们吸引全球设计师
积极参与的原因之一。
(图为张剑老师带领学生参加2014 年红点概念奖颁奖典礼)
2. 张剑,《祈福的芽》,获 2014 红点概念奖 - 至尊奖
1
“概念设计”的概念早已改变
学生参加的国际大赛大多为概念设计比赛。概念设计比赛不同于其他设计比赛之处是,无须作品投产上市,强调设计的创意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技巧。以往我们对“概念设计”存有误解,认为是对未来科技的幻象和无法实现的虚幻设计。其实,国际概念设计比赛的作品要求早已改变,概念设计不再是十几年前所理解的“上天入地”式的科技卖弄,也不是那些过于虚幻没法投产的设计,而特指暂时未生产的设计。“设计务实”是概念设计的一种转变。务实的一方面,是围绕设计的“本源”展开研究与实践,强调设计为大众的生活方式提供未来实现的可能 ;务实的另一方面,是对产品设计“本体”展开更深层次研究,产品与人在操作过程中完成非物质化的情感交流。
对参赛作品完整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是概念设计比赛的另一项转变。以红点概念奖为例,七八年前凭借逼真的渲染效果图是可以获奖的,但近年来,这一现象已逐步在减少。红点概念奖获奖的作品不但要求创意新颖、解决问题方式巧妙,而且要求作品具有很高的完成度。参赛作品完成到实物样机阶段很普遍,许多参赛设计同时会提交使用过程的视频作为辅助资料。
虽然红点奖分为概念奖与产品奖两大类型,概念奖评判产品设计的创意与设计思考,产品奖评判产品创新性的同时更多评价产品的工艺与市场价值,但近年来由于概念奖的设计完整性与制作完成度越来越高,概念奖与产品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将这一特点归纳为“概念的产品化”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2
对设计方法创新的注重与设计本体的回归
设计比赛的思维都比较跳跃零散,这样的思维既不系统,也谈不上有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虽然参赛作品里包含着许多智慧与理念,但被凌乱毫无系统的创意过程撕裂得支离破碎,以至于许多人误解设计比赛是靠“拍脑袋瓜儿,抖小机灵”取胜。但在最近的获奖作品中,中国台湾地区设计师的获奖作品显得与众不同。他们的创新思路在每一届的比赛中都有新的突破,许多件获奖作品都显露出对设计方法的尝试与探索。近几年,许多国际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都以创新的设计方法为指导,探索新的设计方向,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设计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产品—设计—需求与意识,这是逐级向上的认识层面。抛开对“产品”认识层面的关注,所做的设计必定会与众不同。它不同于原有产品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途径,而是还原到事物的本源去解决问题。这类获奖作品充满着对现有设计认知的积极反思,将设计行为回归到设计思维本源。
设计艺术学科是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不断发展并在反思中前行的人文思想推动设计艺术思想的不断革新与探索,这些努力都会在国际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得以发挥与体现。因此,设计比赛是设计研究的风向标,是对设计新风尚的探索。
3. 张剑,《领结酒瓶》,获 2014 红点概念奖 - 至尊奖
1
以设计程序为主导的线性思维教学
对设计认知的束缚
所谓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是强调以设计程序为中心展开的设计活动。它将工业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来研究,实质是工业设计的设计程序。设计程序指设计的整体环节,特指设计的流程与步骤,其嵌套着一系列复杂的、逻辑缜密的顺序组件。以往设计教学知识点的展开都围绕设计程序这一线性思维进行。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模式适合企业与公司,它的好处是可以面向任何新进员工,只需遵循这一思维模式所引出的一系列流程,以及由此流程所展开的规则与手段,就可以顺利完成工作。
线性思维在设计教学中注重学生按部就班地在设计流程里完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设计过程,殊不知“如何解决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但这些所需要的知识却不在线性思维的知识体系里。线性思维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只能培养熟练的设计工匠。对线性思维教学的质疑,不是否定设计程序在设计教学中的作用。设计程序在工业设计一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但之后的教学体系都以设计程序为框架展开,那就出现了以单元化设计程序为主线代替多元化多维度的设计全部的问题。
众所周知,设计是多元化的边缘学科,“多元化”与“边缘”强调设计与各知识体系的交叉互通,与各专业的跨界融合,设计并不是按照一定流程就能学会的一门手艺。
2
在线性思维教学中对“设计方法”的长期误解
在线性思维的教学体系中,习惯性地将“设计方法”定义为设计程序中的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方案研讨,头脑风暴等各种策略与手段,认为设计方法从属于设计程序的一部分,或是应该遵循设计程序的框架。
其实不然。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方法”是在人们有目的的行动中,通过一连串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来完成特定任务。这些有特定逻辑关系的动作所形成的集合整体,是人们做事的一种方法。德国 19 世纪哲学家黑格尔把“方法”也称为主观方面的手段,但它不是物化了的手段,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应遵循的某种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他认为 :“方法就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某个手段,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发生关系。”由此可见,方法是带有主动性的一种改造世界、解决问题的手段,而这样的主动性是可以选择与变化的。设计方法并非从属于设计程序,反而作为设计程序的操作指导。设计方法的选择决定设计程序中各类问题的具体解决方式,并贯穿整个设计流程,担负方向和依据的作用。设计方法强调设计师的主观性与积极的能动作用。
3
“强调产品的问题而非设计的问题”
所带来的思维局限
国内高校一直沿用的从发现产品问题导入设计的方法 , 是否依旧合适高校的设计教学?是否能够培养出具有独立思维能力与创造个性化风格的设计师?从现有产品寻找问题是企业常用的设计方法,产品的更新换代及改良设计,势必会在原有的产品上寻找突破口。但这样寻找问题的方法会在设计教学中带来思维层级的局限和视角的狭隘。我们不是否定这样的方法,而是按此方法作设计所关注的问题极为有限,这样的“有限”不是被外界限制,而是被自我视角的选择主动限制住了。
理清思维层级,
看看“产品”是如何
一步步由观念直至具体的 :
大众对世界及生活的认识提高→物质及心理层面的新需求→由需求表露的行为及思想意识→设计师为需求改良或创新的新器物(产品)。“产品”一词加了引号,是特指满足大众物质与心理需求的器物,作为理想化的器物,产品不该存在任何的问题。如果设计的视角放在现有产品存在的问题上,我们所做的事情实际是在为那些做出缺陷产品的设计师买单。
4. 张剑、李赞文,《油壶漏斗》,获 2016 红点概念奖 - 至尊奖
1
对设计方法多样性与创新方式的探索
上文从逻辑学及方法论的角度对“设计方法”作了新的界定。设计方法具有创新与多样性。设计方法的特征,取决于设计师个体对系统认知的角度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技巧。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设计方法创新的可能,譬如从产品的材料着手的设计方法创新就有很好的成功案例 :浙江余杭品物流形工作室多年以来从中国传统材料入手,探索创新设计方法。他们不是模仿材料的传统工艺和元素造型,而是对中国传统材料,如宣纸、竹、丝绸等进行解构,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及现代审美属性等,用分析的结果去寻找能表达这一属性的产品作为传达的载体。这样的设计方法所呈现出的设计,既有传统材质的属性、特征,又具现代设计语言特点。
“无意识设计”是当代日本设计师运用为广泛的设计方法之一。深泽直人首次提出“无意识设计”的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日本设计师尝试对“无意识设计”的概念和运用的延伸与拓展。同以“无意识”为设计方法的日本设计师,设计风格却迥然不同 :深泽直人的作品偏向于对无意识的体验与验证 ;佐藤大的作品则更自如地将无意识的概念融入产品的造型及感受的各个层面 ;铃木康広的作品则强调个体无意识的放大,引起集体无意识的共鸣。设计方法对于每一位设计师而言都带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同样的设计方法因个体的认知与理解角度不同,会有不同风格的设计作品 ;设计师个体对设计方法的个性化运用,是形成设计风格的直接原因。
2
创新的设计风格源于创新的设计方法
设计风格是设计师的名片,离开设计方法谈设计风格,是缺乏指导依据与操作方向的空谈。设计风格是由设计师个性特征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法、经过大量的设计实践而形成的。设计风格的形成有其主、客观的原因。主观上,设计师由于各自经历、思想观念、个性特征、对设计问题的观察视角不同,在设计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区别于其他设计师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显著特征的设计语言。18 世纪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丰有一句名言,“风格即其人”,强调个体作用而产生设计风格的现实。客观上,设计师的设计活动依据一定的指导方法,贯穿整个设计工作的全部,方法的指导作用在形成个性风格的过程中起到了依据与方向的作用。设计师的能动性表现为对原有方法的拓展与创新,方法创新会带来新的指导结果——新设计风格。在以往“设计风格”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大多去分析国际著名设计师作品的风格,或用设计史的流派与风格特征对设计作品加以分析。但是,却没有去尝试分析形成这样风格的设计方法。空谈设计风格不去探究设计师的设计方法,只能停留在形而上学的现象表层。
3
培养由产品问题表象追寻
设计问题本质的研究精神
产品设计本应是“对设计的研究”,而非对“产品的研究”,若将研究的视角放在产品上,是停留在设计活动的最底层,仅是问题的表象,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不知道问题的根源而选择的设计方法是盲目且无针对性的。设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对设计问题探索根源的研究习惯,学生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会贯穿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甚至影响毕业以后的具体设计工作。
探究设计问题的本质是由对问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要发现设计问题的本质,在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两点的培养 :
第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感受现象的主观能动性。对现象要收集大量的素材并了解,通过个人的感受去体验。设计问题所呈现的现象是进入问题本质的先导,认识设计问题的本质及规律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
第二,对感性认识的素材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寻找产生现象的根本原因与理论支撑。要指导学生学会用理论解释问题现象的能力,尝试主观感受的个性发挥,将个体主观感受在理论依据的指导下,合理有目的地融入设计作品之中,这是形成设计师个性化设计风格的主要途径。
美国设计教育专家威廉·立德威尔在他的《通用设计法则》中列举了近一百种设计创新法则,法则的理论来源无一例外都来源于诸如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等其他学科。跨学科的研究对寻找设计问题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5. 李赞文,《衡》,获 2016 红点概念奖
2010 年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实施工作室制教学,生活设计工作室是众多新建工作室之一。在工作室建设初期,组织学生参展获奖是提升工作室在国内设计教育界影响力最有效的方式。以设计大赛带动设计教学对工作室学生而言更具现实意义,若在本科期间获得国际奖项,对学生毕业求职、留学考研都有显而易见的帮助。许多获奖同学在之后的设计学习中会主动提高对自己的设计要求,并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为工作室的教学带来积极向上的影响。
6. 程碧亮,《被展示的时间》,获 2017 红点概念奖
国际设计比赛是对设计师能否将产品设计各基础要素——功能、人机、操作、心理等综合运用的高标准评判。参加国际设计比赛既是对学生产品设计能力高标准的培养,又能把握国际最新设计趋势。工作室不仅按照日益提升的国际设计大赛标准组织学生参赛,同时以工作室近年来的研究方向去尝试获奖的可能。近几年,工作室以行为与无意识为设计问题出发点,在 2017 年获得两项红点概念奖。(图 6、7)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设计大赛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奖项,更重要的是将设计教学的评价标准与国际设计大赛的评选标准同步,这是对设计教学的高标准严要求。
7. 麦培珊,《存钱罐》,获 2017 红点概念奖
设计教学与设计研究方向需要放在国际化的语境下来讨论,参与国际设计大赛是最好的体验方式。不断提升的设计大赛评价标准是对设计认知的不断更新,设计认知的不断更新是人文思想与意识形态进步与发展的验证。
设计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
传授设计技能与设计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敢于对
现有思维进行反思与更新的能力。
没有停滞不前的设计方法,
是因为没有停滞不前的意识与思维。
来源:《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教学档案”栏目
作者:张 剑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编辑:维君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阅读《装饰》杂志近期刊物介绍:
《装饰》杂志2017年第1期介绍“创新·创业”
《装饰》杂志2017年第8期介绍 “宜兴紫砂”
《装饰》杂志2017年第9期介绍“品牌·中国”
《装饰》杂志2017年第10期介绍“张仃百年”
《装饰》杂志2017年第11期介绍“手艺 ·乡村”
《装饰》杂志2017年第12期介绍"服务·共享“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期杂志